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焦点日报:王毅主任在莫斯科,再提“三不”,但相比一个月前,信号已经不同

来源:绝对军视 发布时间:2023-02-23 19:20:29 分享至:

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抵达莫斯科后,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会谈,成为这次欧洲之行的压轴重头戏。在俄乌冲突进入一周年之际,中方在美国的施压警告下,对俄关系是否会出现松动、是否会迎来新变化,也是国际舆论关注的重点。不过,出乎西方预料、但又在预料之中的是,王毅主任在面对普京时,就中俄关系未来走向再次提出了“三不”原则,但是相比一个月前中方首次提到的“三不”,这次释放的信号已经有所不同了。


【资料图】

(王毅主任与俄罗斯总统举行会谈,中俄关系走向受到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)

从中国外交部网站披露的信息来看,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了王毅主任,其中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,就是当前的乌克兰危机,双方深入地交换意见。也就是说,这次双方已经把话都当面说透了,并没有向对方有所隐藏。中方的态度已经重申过多次,在近日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,以及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的会谈中,中方再次明确了劝和促谈、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外交对话,早日实现和平。俄方近期也表明态度,愿意在现有的基础上,无条件与乌方进行和谈。王毅主任对此表示了赞赏。未来中方仍然会从公正客观的立场出发,推动政治解决危机。

(王毅主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,就乌克兰危机再次阐述了中方的立场)

西方媒体以及俄罗斯国内的部分政客和专家最关心的问题,就是中俄关系会更加紧密,还是会在美方的施压下有所疏远。王毅主任对此向俄总统普京提出了“三不”的原则。首先,在俄乌冲突影响,以及美国拉着盟友对中俄同时实施打压围堵,让国际格局面临着重大变局,世界形势风云变化,但是中俄关系经受住的考验,依旧坚如磐石。

辩证地来看,当前危机对中俄关系发展来说,是机遇与挑战并存。挑战,自然是美国对中俄实施的外交、经济和军事层面的围堵,企图推动阵营对抗的新冷战,对中俄实施孤立政策。机遇,中俄可以开展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双边合作。去年两国贸易已经突破了1900亿美元,今年能源合作仍然是“压舱石”的作用,并且农业、林业、金属加工、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也将提速。此外,两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,双边合作是没有上限的,未来继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,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。

(王毅主任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了新“三不”的原则)

在这种大背景下,王毅主任对中俄关系提出了“三不”原则。即中俄不会一起针对第三方,发展双边关系不会受到第三方干扰,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。需要指出的是,王毅主任这次说到的“三不”,跟一个多月前中方对俄方提到的“三不”,有了明显的不同。当时中方提出的原则,是中俄不会结成同盟关系、两国之间不会发生对抗、更不会一起针对第三方。实际上,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中方已经多次重申了这一立场。

那么,对王毅主任说的新“三不”,与中方今年1月提到的“三不”进行对比可以看出,中方此前强调的是中俄关系的原则框架,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应该如何相处。而王毅主任所说的“三不”,则更强调中俄关系与第三方之间的处理原则。其中不针对第三方,是中方一直强调的。而新增加的“不受第三方干扰,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”,指向性就很明显了。这次王毅主任访问欧洲和俄罗斯,美国方面不止一次对中俄关系指手画脚,而且还毫无根据地指责中方“可能会对俄提供致命性武器”,以此施加压力要求中国“不得支持”俄罗斯。而美国自己却火上浇油,对乌援助重型进攻性武器,让俄乌冲突有失控的风险。

由此看来,王毅主任的“三不”,既是对俄罗斯所说,也是向美方释放的信号。中俄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,从二战结束到冷战结束,再到当前的乌克兰危机,这将近80年的历史经验,让中俄如何发展双边关系,都有着清醒的认识。更重要的是,中俄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,是高度一致的。两国都坚持世界多极化发展,反对单边霸权主义。同时也在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,反对以霸权施压手段,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意愿强加于他国的强权做法。中俄的这些主张,也符合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利益。

正因为中俄的利益相同,因此在互信的基础上,中方不会被美方的胁迫所动摇,始终会坚持自己的战略定力,加强与俄方的战略协作,继续拓宽合作的领域,保障两国的利益不受侵犯。同时中俄同为世界性大国,也将携手推动世界和平发展。

(王毅主任提出新的三不原则,也给了普京政府一个安心丸)

所以,王毅主任在面对普京时所说的“三不”原则,既重申了中方对于中俄关系定下的框架和边界,也给了俄方一个安心丸,表明了中国绝不会被美方胁迫,从而疏远与俄罗斯关系的原则立场。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利益出发来对待中俄关系。

关键词: 中俄关系 中国外交部部长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华北礼仪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8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